在线预定 | 入住时间
离开时间
房型
房数
![]() |
磨炼即是成长——记运达瑞高酒店澧尚食街经理陈寿
运达瑞高酒店澧尚食街经理陈寿算得上酒店的元老了。他2011年3月加入瑞高酒店,先后担任宴会厅主管、瑞滋咖啡厅经理、喜悦中餐厅经理,几易其岗的他不管在哪里,都是爱岗敬业、勤奋扎实,充分体现了现代酒店人干一行、爱一行、钻一行的职业风范。
陈寿是津市人,酒店管理科班出身,毕业后一直在长沙某酒店工作。2011年,他从同行那里得知,运达集团要在澧县新开一家五星级酒店,凭借之前对运达集团的了解,他对这一信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一来是觉得澧县离津市很近,方便回家;二来他认为运达的酒店一定是上乘精品,舞台更大,于是,他毅然辞去长沙的工作,加入了正在筹开的瑞高酒店。
酒店开业之初,陈寿被安排在宴会厅担任主管,虽然只是个基层职位,但他工作非常积极,不仅做好本职工作,还主动协助经理管理部门事务,培训员工技能,将自己掌握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。有时候,会议和宴会连续进行,开会用餐间隔时间很短,他总是带领员工用最短的时间翻台,为客人用餐节约时间。
由于表现突出,在宴会厅工作不到一年,陈寿便被调往瑞滋咖啡厅担任经理。在此任职期间,他坚持服务和营销两手抓的原则。在服务上,他经常组织员工培训,进一步完善西餐服务流程,使部门的服务水平得到明显提高;在营销推广上,他不仅着眼澧县市场,还利用籍贯优势,在津市的朋友圈中普及咖啡文化,推广酒店咖啡厅的产品。有一次,他在接待一位津市某学校领导时,从他们的闲谈中得知他们学校计划进行一次聚餐活动,陈寿得知后,利用休息时主动上门拜访这位领导,并向他推荐咖啡厅提供的西餐服务。起初,这位领导对于西餐了解甚少,陈寿就主动邀请他到酒店试餐。试餐当天,陈寿亲自服务,热情接待。他看见领导带着小孩,就热情地为小孩安排喜爱的儿童食品;用餐结束后,他又主动咨询客人的用餐意见。陈寿的真诚终于打动了客人,不久,这所学校选择在咖啡厅举行了一场时尚高雅的西式聚餐活动。不仅如此,这所学校还就此成了酒店签约消费单位。陈寿说,作为一名酒店人,就是要有很好的职业敏感,不放过任何一点商机,积少成多,集腋成裘。在陈寿的努力下,咖啡厅的生意日益稳定,客源结构明显改变,来自津市客人增多了,甚至达到了客人总人数的二成以上。
在团队建设上,陈寿千方百计提高团队凝聚力,多次组织部门员工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,如主题茶话会、生日聚会、野外郊游等等,这些集体活动很好地丰富了员工的业余生活,增加了部门的凝聚力。付出总有回报,陈寿在咖啡厅工作的一年多时间里,咖啡厅服务质量明显提升,客人投诉减少了,甚至出现了零投诉的好局面;员工工作激情明显提高,部门员工流失率也降低了,甚至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没有人员流失。
如果说在瑞滋咖啡厅陈寿得到了锻炼,那么从咖啡厅调往喜悦中餐厅对他而言得到的就是一种磨炼。就在陈寿调到中餐厅不到四个月,国家宏观政策陆续出台,政府公务消费比重急剧缩减。面对突如其来的市场颓势,他没有气馁,一方面大力开拓其他渠道的客户,一方面稳定军心,为员工鼓劲加油。在酒店领导的支持下,他在部门率先设立最佳推销奖、最受客人欢迎奖、最佳勤劳奖等多个奖项,通过这种形式鼓舞员工士气,激发团队活力。同时,他还利用业余时间在服务上下功夫。酒店星评期间,为设计新颖台型,他和酒店同事一起创新构思,不断请教,设计出了《桃花源》、《荷塘月色》、《策马奔腾》等一些高难度高质量的台型作品,当国家级星评员看到如此规模宏大、寓意深刻的餐饮台型设计后,感到惊喜和震撼,对他们的创意给予了高度评价。
如今,因为工作需要,陈寿被再次调往澧尚食街工作,用他自己的话讲,四年来,自己做遍了酒店所有餐饮经营区域,虽然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,但这是领导对他的肯定,对他的培养,有利于自己更加全面地学习餐饮管理知识,也有利于自身职业发展,也正是有了这些不同的职业经历,才更加磨炼了自己的能力和意志。
生活中,陈寿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陀螺,每天从津市家中往返酒店上下班,风雨无阻;工作中,陈寿就像一颗螺丝钉,哪里需要去哪里,无怨无悔。四年来,一千多个日夜、五万公里路程、四个不同岗位的轮换磨炼了他的意志,锻炼了他的能力。